第一章 總論
1.1 項目概況
1.1.1 項目名稱
中藥材種植基地建設項目
1.1.2 項目性質
新建
1.1.3 項目單位
xx有限公司
1.1.4 項目建設地址
一期選址:xx村;
二期選址:xx村。
1.1.5 項目建設內容
本項目為中藥材種植基地建設項目,總占地面積為574.62畝,項目建設共2期。
一期建設:占地面積404.30畝,主要建設內容包括中藥材種植基地352.88畝、中藥材初加工廠區2600 m
2及辦公生活770 m
2等附屬設施。
二期占地面積分別為170.32畝,建設內容為擴大種植基地。
一期具體建設內容及規模如表1-1所示:
表1-1 項目一期建設內容及規模
序號 |
項目 |
單位 |
數量 |
備注 |
1 |
育苗大棚 |
m2 |
|
|
2 |
道路 |
m2 |
|
|
3 |
藥材加工區 |
m2 |
|
|
3.1 |
原料庫房 |
m2 |
|
|
3.2 |
烘干房 |
m2 |
|
|
3.3 |
成品庫房 |
m2 |
|
|
4 |
辦公生活區 |
m2 |
|
|
4.1 |
辦公樓 |
m2 |
|
|
4.2 |
會議室 |
m2 |
|
|
4.3 |
員工宿舍 |
m2 |
|
|
4.4 |
衛生間 |
m2 |
|
|
5 |
大門 |
項 |
|
|
6 |
停車場 |
m2 |
|
|
7 |
土地平整 |
畝 |
|
|
8 |
大黃種植田間工程(遮陽網、水泥柱、鋼絲) |
畝 |
|
|
1.1.6 項目單位簡介
1.1.7 項目建設工期
具體項目建設進度見表7-1;一期工程完成后,二期開工,具體時間安排以實際為準。
1.1.8 投資估算及資金來源
投資估算:經測算,本項目一期工程總投資為2311.51萬元,其中建筑工程費1666.63萬元,設備費395.00萬元,工程其他費用194.06萬元,基本預備費55.82萬元。
具體投資估算見下表:
表1-2 項目一期總投資估算表 單位:萬元
序號 |
工程或費用名稱 |
建筑工程費 |
投資占比(%) |
1 |
建筑工程費用 |
|
|
1.1 |
育苗大棚及道路 |
|
|
1.2 |
道路 |
|
|
1.3 |
藥材加工區 |
|
|
1.4 |
辦公生活區 |
|
|
1.5 |
停車場 |
|
|
1.6 |
土地平整 |
|
|
1.7 |
露天種植田間工程(遮陽網、水泥柱、鋼絲) |
|
|
2 |
設備購置及安裝費 |
|
|
3 |
工程建設其他費用 |
|
|
3.1 |
建設管理費 |
|
|
3.1.1 |
建設單位管理費 |
|
|
3.1.2 |
工程監理費 |
|
|
3.2 |
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咨詢費 |
|
|
3.3 |
勘察設計費 |
|
|
3.3.1 |
勘察費 |
|
|
3.3.2 |
設計費 |
|
|
3.4 |
環境影響評價費 |
|
|
3.5 |
場地準備及臨時設施費 |
|
|
3.6 |
工程保險費 |
|
|
3.8 |
土地流轉費 |
|
|
4 |
基本預備費 |
|
|
5 |
工程總投資 |
|
|
資金來源:本項目總投資2311.51萬元,其中前期計劃申請國家專項資金1000萬元,占總投資43.26%,后期企業自籌1311.51萬元,占總投資56.74%。
1.1.9 項目效益分析
經濟效益分析:
社會效益:
生態效益:
1.2 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主要編制依據
1.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2019年1號文件);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2018年6月15日);
3.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11號);
4.《國務院關于印發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的通知》(國發〔2016〕15號);
5.《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20年)》;
6.《關于印發中藥材產業扶貧行動計劃(2017-2020年)的通知》;
7.《國務院關于印發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國發〔2016〕58號)
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93號);
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完善支持政策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6〕87號);
10.《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川辦發〔2016〕85號);
11.《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工商資本)帶動脫貧攻堅的意見》(川辦函〔2016〕199號);
12.《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川辦發〔2015〕20號);
13.《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四川實施方案》(川府函〔2017〕166號);
14. 《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修訂版)》(GAP);
15. 項目建設單位提供的相關基礎資料。
1.3結論與建議
1.3.1 結論
通過對項目建設的必要性、行業與市場分析、市場營銷策略、項目規劃、財務評價、社會效益等方面的縝密、細致、科學、嚴謹的分析論證,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1.項目符合國家、地方的政策
本項目符合國家、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關于中藥材產業發展規劃和地方特色產業扶貧工作的發展思路。
2.項目建設地條件優越
一是本項目建設地屬高原氣候區。同時區域內無工業污染,水資源豐富,為項目建設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二是項目區中藥材產業有良好的基礎。三是中藥材種植用工依賴性不高,項目區勞動力可完全滿足項目運營。
3.項目單位技術成熟可靠
項目單位生產管理和技術人員齊全,多年從事中藥材生產加工,有管理經驗,掌握市場信息,技術條件成熟,可保障項目的順利實施和后期運營管理。
總體來說,本項目建設是必要的,建設方案是可行的,建設規模是適宜的。項目建成后,將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的均衡發展。
1.3.2 建議
建議建設單位抓緊工程前期的準備工作,做好工程前期立項、規劃等準備工作;抓緊工程的上報審批工作和資金籌措工作;積極做好專業人員的選拔招聘和有關種植材料的購置等工作,以保證項目建設按計劃順利進行;建議本工程盡快實施,以期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第二章 項目建設背景及必要性
2.1 項目建設背景
2.1.1 國家及地方政策鼓勵發展中藥材產業扶貧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脫貧先脫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大的硬任務,是重中之重、急中之急,激活群眾的內生動力、建立長效脫貧產業是脫貧攻堅的關鍵所在。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從“不折不扣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主攻深度貧困地區”“著力解決突出問題”“鞏固和擴大脫貧攻堅成果”4個方面,對扶貧工作進行了周密部署。脫貧攻堅工作當前面臨的突出問題:深度貧困地區脫貧難度大和穩定脫貧長效機制有待健全,而項目區屬于深度貧困區,亟需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同時文件在“發展壯大鄉村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方面,提出加快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因地制宜發展多樣性特色農業,倡導“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積極發展果菜茶、食用菌、雜糧雜豆、薯類、
中藥材、特色養殖、林特花卉苗木等產業。支持建設一批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發展鄉村新型服務業。充分發揮鄉村資源、生態和文化優勢,發展適應城鄉居民需要的休閑旅游、餐飲民宿、文化體驗、
健康養生、養老服務等產業。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 “實施中藥材產業扶貧行動計劃,鼓勵中藥企業到貧困地區建設中藥材基地”的要求。2017年,農業部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印發中藥材產業扶貧行動計劃(2017-2020年)的通知》,提出要凝聚多方力量,充分發揮中藥材產業優勢,共同推進精準脫貧。到2020年,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和脫貧“造血”功能持續增強,實現百萬貧困戶穩定脫貧。
四川2019年省委一號文件,聚焦深度貧困地區,提出將集中力量,推動脫貧攻堅資金、重大工程項目、扶貧政策舉措進一步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把脫貧攻堅作為現階段鄉村振興的特殊任務。項目區為高原道地藥材之鄉,充分發揮中藥材產業基礎優勢,帶動農戶推廣種植中藥材,推動規范化、標準化中藥材種植基地建設,幫助農戶建立長效脫貧致富產業,符合國家、地方政府對中藥材發展的產業規劃要求和脫貧攻堅政策傾斜方向。
2.1.2 中藥材市場需求旺盛
近些年來,中醫藥引起了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人們面對疾病譜的變化和環境污染,以及化學藥品毒副作用、耐藥性的影響,寄希望于中醫藥發揮特色優勢,來解決這些棘手的問題。在世界范圍內,中藥產業多年來一直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據WHO發布的數據:全球植物藥市場規模2008年已接近400億美元,歐盟占40%,并且以每年10%~20%的速度遞增;全球對天然營養藥品的需求正以70%的年增長率遞增。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全世界40億人使用中草藥治病,占世界人口的80%。有研究顯示,全球中藥材市場需求至少需要30年才能達供需平衡。市場分析預測結果顯示,近年來我國中藥材需求量以15%的年均增長率遞增。隨著國際國內市場對中藥材的質量控制越來越嚴格、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對綠色、有機、無污染中藥材的需求更加旺盛。
2.2 項目建設必要性
2.2.1 響應國家及地方政府政策的需要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扶貧開發的意見》(國辦發〔2014〕58號)提出“培育多元扶貧主體”“ 鼓勵民營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充分激發市場活力,發揮資金、技術、市場、管理等優勢,通過資源開發、產業培育、市場開拓、村企共建等多種形式到貧困地區投資興業、培訓技能、吸納就業、捐資助貧,參與扶貧開發,發揮輻射和帶動作用。”2018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 “實施中藥材產業扶貧行動計劃,鼓勵中藥企業到貧困地區建設中藥材基地”的要求;2018年12月,全國中藥材產業扶貧推進活動上,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海峰提出:四川省大力實施培育一批知名龍頭企業、打造一批拳頭產品、建設一批優質藥材基地,探索建立中藥材產業精準扶貧新模式,力爭到2020年,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突出、三產融合、競爭力強的中藥材產業發展格局,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推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支撐。因此,本項目的建設,正是響應各級政府政策的需要。
2.2.2 盤活農村土地資源,實現區域產業綠色增長的需要
土地流轉和多種形式規模經營,是增加農民收入和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有效途徑,本項目通過土地流轉,利用“產業+企業+農戶”的發展模式,促進農產品由規模數量擴張向質量提升和結構優化方向轉變,產業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益產出,極大地拓展了農業多功能和增值增效的空間,擴大了有效供給,并建立了企業與農戶利益共享機制,走出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之路。因此,本項目的建設,正是基于項目區中藥材的產業優勢,進一步盤活農村土地資源,解放勞動力。同時中藥材種植可利用林下、荒地等推廣種植,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效推進中藥材產業發展。
2.2.3 帶動當地人民脫貧致富和增加就業的需要
本項目以“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方式,帶動農戶推廣種植中藥材,同時提供30個就業崗位,生產季節需臨時工,可緩解項目區勞動力就業問題,同時中藥材種植用工依賴性不高,與項目區蟲草和菌類采摘用工不沖突,增加農戶收入渠道,提高農戶的生產就業技能,促進產業扶貧長效機制進一步完善。此外,本項目能夠加快地方特色中藥材產業的發展步伐,切實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和經營結構,引導項目區農業生產向標準化、產業化和市場化方向發展,是助力脫貧攻堅的有效之舉。
2.2.4 農旅融合,建設全域旅游示范區的需要
綜上所述,本項目符合國家及地方產業發展規劃要求和產業扶持政策,項目的實施將積極推動項目區特色農業現代化進程,促進產業扶貧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有利于激活項目區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本項目的建設是必要的。
第三章 市場分析與銷售方案
3.1市場分析
3.1.1 產品市場供求現狀
1.國際市場供求現狀(2017年)
2017年,中藥材國際市場需求回暖,帶動我國中藥材出口數量增加,全年中藥材出口數量22.35萬噸,同比增長9.51%,但受國內部分藥材價格下跌影響,中藥材平均出口價格大幅跌至5.1美元/公斤,同比下降10.72%,中藥材出口額11.39億美元,同比微降2.23%。我國出口的主要品種有人參、枸杞子、肉桂、紅棗、茯苓等。2017年,我國進口中藥材9.10萬噸,同比增加13.62%,平均進口價格2.87美元/公斤,同比上漲14.15%,中藥材進口總額2.61億美元,同比增長29.69%,遠高于我國貨物進口額18.7%的同比增長。我國進口的主要品種有龍眼、西洋參、鹿茸、西紅花、乳香、沒藥及血竭等。
其中,亞洲仍為我國中藥材進出口主要地區,2017年,我國向亞洲地區出口中藥材18.54萬噸,出口額9.71億美元,占我國中藥材出口總額的80%。其中,日本、中國香港、韓國是亞洲地區的主要市場,主要出口品種有人參、枸杞子、茯苓、半夏、地黃等。2017年,日本超越中國香港成為我中藥材出口的第一大市場,出口占比達21.67%。我國對歐洲、北美洲等地區的出口占比則相對較小。
表3-1 2017年我國中藥材出口市場統計表
我國從亞洲地區進口中藥材8.26萬噸,占我國中藥材進口總量的90.77%;進口額1.64億美元,占我國中藥材進口總額的62.79%。亞洲地區的主要貨源國家為泰國、印度尼西亞和伊朗等,主要品種有龍眼,番紅花,乳香、沒藥及血竭等。
……
3.1.2 項目產品市場前景分析
……
3.2 銷售方案與營銷模式
3.2.1 銷售方案
市場區域定位首先以四川省內為中心、立足省內市場;同時發展省外、國際市場,以各大中成藥制藥企業及國內四大藥材市場、外來游客為主要銷售對象,并逐步開拓國際市場。以本項目達產年的產量為銷售市場,即實現銷售目標100%。
3.2.2 營銷模式
……
3.3 市場風險分析
3.3.1 市場風險因素分析
……
3.3.2 防范和降低風險對策
……
第四章 項目選址及條件
4.1 項目選址
4.1.1 選址原則
1. 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鎮總體規劃,確保項目建設用地總量不增加,耕地和基本農田數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
2. 符合地區布局,具備良好的安居環境和較方便的交通條件。
3. 占地面積滿足總平面布置需要,并有發展余地。
4. 滿足必要的供水供電條件。
5. 地基承載力符合建設標準,滿足環保要求,環境污染指數在輕度污染之下,無排放污染源的工業企業。
4.1.2 選址
圖4-1 項目區位示意圖
4.2 自然條件
4.2.1 地理位置
……
4.2.2 氣候條件
……
4.2.3 水文條件
……
4.2.4 交通條件
……
4.2.5 植物資源
……
4.2.6 社會經濟條件
……
4.3 建設條件優勢分析
……
綜上,項目選址可完全滿足項目建設、運行,且能實現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第五章 建設方案
5.1 產品方案與建設規模
5.1.1 產品方案
本項目產品方案如下表:
表5-1 項目一期產品方案
……
5.1.2 建設規模
……
5.2 建設規劃和布局
5.2.1 建設規劃原則
1. 全面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
2. 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統籌兼顧,合理安排。充分利用現有條件,高效、低耗、合理、有序地開展項目建設。
3. 充分發揮科研優勢,以科技成果為依托,用科技指導生產,發揮區域優勢。
4. 提高項目的科技含量,完善基礎設施及配合設施。
5. 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三者兼顧。
5.2.2 平面布局
……
5.3 建設標準
……
5.4 生產技術方案
5.4.1 中藥材生產技術方案
……
5.4.2 經濟作物輪作生產技術方案
……
5.5 主要技術參數
本項目主要技術參數如下:
表5-2 主要技術參數
5.6 土建工程
一期具體建設內容及規模見下表:
表5-3 項目一期建設內容及規模
……
5.7 設備方案
本項目設備采購方案見下表:
表5-4 項目設備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