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和嘉慧康
作者:李文明
投資人經常會思考這樣的問題:什么樣的企業值得投資?是那些業務收入已具有一定規模,利潤達到上市標準,過去三年快速增長的企業嗎?
如果這種標準適用,投資將會變得異常輕松。
然而,問題是事情往往不會這么簡單!不少投資時達到以上標準的企業,在投資后業績增長乏力,曾經PE爭投的企業,投資后很多卻成了燙手的山芋,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
其實,簡單一分析,問題就有了答案:出現以上問題的企業無非是下列幾種情況:
1、一些企業所在的行業周期來了,過去順理成章的業務,投資后卻出了問題,如太陽能行業;
2、有的企業的主打產品過去處于成長期,投資時到了成熟期,投資后自然增長放緩甚至下滑,如一些藥品、保健品企業;
3、有的企業所在行業的主流商業模式發生變化,以前有效的模式現在變得不再有效;如家電行業,主流營銷模式從經銷商到連鎖,再到電子商務;
4、有的企業過去增長依賴于特殊關系,特殊客戶,現在關系變了或客戶變了;
5、有的企業過去依賴幾個關鍵人物,現在關鍵人物離開了;
……
以上問題都是你投資之后變臉的原因。所以僅僅依靠財務的標準來投資企業,看來并不是每次都十分有效。那么,如何找到一種方法對一家企業的發展前景、投資價值或存在問題,迅速做出準確、深入和系統的判斷呢?
本人根據自己的一些實踐經驗,總結了一套看企業的方法,也不一定準確,僅供大家參考。
看一家企業是否有投資價值,總結起來就是回答以下五個問題:
一、這家企業是做什么的?
二、這家企業是如何做的?
三、這家企業憑什么做?
四、這家企業做的怎樣?
五、這家企業做得能否持續?
回答完這五個問題,對這家企業的投資價值基本上就有了判斷。
首先來看第一個問題,這家企業是做什么的?
這其實是看企業的業務范圍,這家企業的業務是什么?雖然說“行行出狀元”,但狀元的含金量卻不同。如果這家企業從事的業務市場很小,競爭又很激烈,那即使企業的能力很強,也很難做大,所以投資基本上就不用考慮了。
有句諺語叫“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其實說的也是這個問題,因為對很多企業來說,選擇往往比努力更重要!有時候選好行業,傻瓜都能賺錢,差的行業,聰明人也很無奈。當然,能選好行業的人一定不是傻瓜,而是真正的大智慧!所以拿到一個企業,首先要分析它從事的業務,主要是看這個公司業務所在市場的潛力、規模、增長率和競爭格局等等。
看完第一個問題之后,如果覺得沒有問題,那么接下來看第二個問題,這個企業是怎么做的?
這個問題其實講的是企業的商業模式問題。大家都聽說過一個著名的故事,是講王永慶賣米,別的米店是坐等買米者上門,王永慶卻建立了一個數據庫,最后導致王永慶在顧客米快吃完的時候,新米就送上門了;顧客拿到工錢的第一天王永慶就能拿到米錢。通過這種商業模式,生意越做越大,最后升級為碾米廠。
所以說殺豬殺屁股,每人都會有自己的殺法,關鍵是殺法不同,價值也不同,最后的結果也不同,所以做企業也一樣,商業模式是否有效,決定了這家企業能否在競爭中勝出。所以分析一家企業的商業模式也是判斷這家企業價值至關重要的因素。
接下來,看第三個問題,這家企業憑什么做?
這個是講的企業的核心能力或競爭優勢問題,你選擇一項很有市場前景的業務,也找到了一個很有效的商業模式,如果別人能很快模仿,照樣也很難成功!當然,如果你具備核心能力或競爭優勢,結果就會不一樣,同樣是賣汽水,商業模式很簡單,但可口可樂有獨特的配方和知名商標,所以競爭對手很難超越;同樣是做房地產,如果你的政府關系好,能拿到好的地塊,別的企業也很難和你競爭;同樣是制藥企業,你有專利藥,別的藥廠就很難仿制……。所以看一家企業要看它的核心能力,如果暫時不明顯,要看團隊是否有構建競爭優勢的能力。
如果是前期項目,基本上看以上三個問題就夠了,如果是成長期或成熟期項目,可能還要看第四個問題,即這家企業做的怎樣?
這是考量企業的經營效率問題,更多從財務角度來分析,如業務規模、增長速度、盈利能力、現金流、風險控制等。同時還要分析價值鏈各個環節的效率,如研發的投入產出,生產的成本水平、質量控制水平和及時交貨,銷售費用比例和產出等等,除此之外,還要關注企業資本運作的能力。如果這些指標都很滿意,基本上投資就八九不離十了。
最后一個問題,看這個企業的業績增長能否持續?
這個主要是指企業的管理水平,這個企業是否處于戰略實施狀態?判斷的標準就是企業有沒有正確的發展方向、高管團隊是否對未來的發展方向形成了共識,是否已經轉化為員工的行動等等。
另外還要看這個企業的運行規則情況,集權民主的程度,分工協作的程度等等;人力資源的選、用、育、留體系是否完善?是否處于正常運行狀態?公司是否有理念和行為規范等等,當然能做到這一點,一定是很優秀的公司了。
事實上,以上的方法不僅可以用來判斷企業價值,也可以作為管理咨詢的診斷框架。
回想自己從業以來近十年,所做的大部分工作就是不斷的在看企業,看各種類型的企業,看各種成長階段的企業。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
看企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部分文字/圖片來自互聯網,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從該網轉載本文至其他平臺所引發一切糾紛與本平臺無關。支持原創!
【搜奇智庫愿景】搜奇智庫以“戰略規劃、商業模式”為核心,搜奇智庫致力于服務中小微企業的創業、成長和可持續發展,致力于成為高水平的民間智庫和企業的長期合作伙伴,讓企業都消費得起專業咨詢服務。
【搜奇智庫業務】搜奇智庫核心業務包含咨詢企劃服務及文案策劃服務,包含商業模式咨詢、財務咨詢、戰略咨詢、商業計劃書策劃、可行性研究報告策劃、品牌策劃等。
【搜奇智庫優勢】十年項目經驗、1000+真實案例、全網數據庫、超高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