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消費時代,人口和收入的迅速提升是驅動消費增長的雙輪,中產階級群體擴大,消費者實力增強,消費單位以家庭為主,耐用品消費占比高,消費者追求物品的數量和便利性,對質量和個性的要求較低,消費理念相對趨同。
1920-2019 年日本人口及城市化率變化
消費 2.0 階段:個人消費興起,消費由量到質升級
消費1.0 階段后,美、日均已發展為世界經濟強國。進入消費 2.0 階段,家庭變小,耐用品在一般家庭實現了普遍覆蓋后,消費主體單位逐漸向個人遷移,多樣化和品牌化消費趨勢迅速增強。消費者一方面更加關注產品質量,另一方面追求時尚、品牌,消費由理性走向感性,消費動因從追求豐裕向尋求表達轉變。
美國的 2.0 消費升級始于 1950 年左右,盛于 1970 年代。石油危機和越戰泥潭使美國經濟陷入“滯漲”,一方面,高通脹下消費者對物價上漲的預期加速了提前消費習慣的流行,消費信貸的迅速發展為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貧富差距日益拉開,社會階級分化加劇,社會消費心理由單一的滿足功能需求變化為體現自我、獲得身份認同,追求時尚生活方式的中產青年“雅皮士”群體成為各階層群體消費的風向標,消費出現低線向高線看齊的趨勢,品牌消費和服務消費之風開始在美國社會盛行。